成人高考政治是大家相对于其他科目能多拿分的科目。所以考生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忽略了成人高考政治的复习,董永教育整理了2024年成考专科起点政治考点复习资料汇总,希望帮助您进行备考!
成考专升本中必考的一科就是政治,政治难度偏低,也是拿分的主要科目。今天呢,我们就来说说成考政治那些事儿~
一张政治试卷,通常来讲选择题占比53%,辨析题占13%,简答题占20%,论述题占14%,题目较多注意不要空题。
选择题需要我们平时多加背诵和记忆,考察的知识点较多较碎。
政治论述题每题占分也比较大,更是众多考生头痛的题型之一,那么论述题该如何作答呢?
论述论述,既要有理论,也要有叙述。
因此,一般来讲论述题分为两大步:基本理论原理+联系实际展开论述。这里,为大家说一遍答题套路。
01
阅读题干,列出考察点
02
阐述基本原理理论
03
展开论述
光说不练假把式,
快来做道题练练手吧!
试述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走不通:
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力量等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物质是世界本原、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的派
生物。
(2)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意识是世界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
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可知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2)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世界是不能被认识的或不能被彻底
认识。
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运动、联系、矛盾观点
(2)形而上学:静止、孤立、否认矛盾观点
7.唯物主义三个历史形态:
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③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形态)
8.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
②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存在
9.哲学的特性:
①时代性②民族性③阶级性
10.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3.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1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6.十五大(1997 年):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
17.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8.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
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
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19.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0.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4.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5.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6.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7.*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8.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9.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10.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
11.*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
1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3.*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
14.*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17.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9.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1.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备考同鞋们更好的做好复习准备,我们特收集了成考专升本《政治》80个常考知识点,供广大同鞋们复习参考,希望对同鞋们有所帮助。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43、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4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4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9、“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5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56、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
57、“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
5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59、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6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6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3、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
65、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
6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7、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68、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69、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70、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7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3、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74、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75、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76、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
7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78、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7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